編者按: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自2023年4月26日舉行常委會組成人員第一次履職學習專題講座以來,截至目前,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共舉辦了七講,內容涵蓋憲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華文明、新型能源體系等方面。本版摘轉第七講《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部分內容如下,以供大家共同學習領會。
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統籌謀劃、協同配合、先立后破、循序漸進,持續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在確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是新型能源體系的本質特征,也是能源發展的總體要求,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需要抓好以下七個方面重點任務。
(一)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一是加快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綜合考慮資源稟賦、消納能力、建設條件等因素,優化新能源發展區域布局,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開發并舉,大力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有序推進海上風電基地建設,循序漸進發展海上光伏。在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油氣礦區及周邊地區,推動風電分布式就近開發;積極推進“光伏+”綜合利用行動,大力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多場景融合開發。
二是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堅持生態優先、統籌考慮、適度開發、確保底線,科學有序推進大型水電基地建設,積極推進大型水電站優化升級,穩妥推進已建、在建水電機組增容改造。依托西南水電基地統籌推進水風光綜合基地開發建設,推進水風光發電協同互補和聯合運行。
三是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推動沿海核電項目建設,保持平穩建設節奏,合理布局新增沿海核電項目。積極推動先進核電技術示范,因地制宜開展核能在清潔供暖、工業供熱、海水淡化等領域的綜合利用示范。切實做好核電廠址資源保護。
四是科學有序發展氫能等新能源。因地制宜選擇制氫技術路線,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嚴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氫,就近高效利用工業副產氫,逐步推動構建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氫體系,持續拓展工業、建筑、交通以及儲能、發電領域氫能多元化應用場景。因地制宜推動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發展。
(二)全力保障能源安全
一是加強煤炭安全兜底保障。發揮好煤炭“壓艙石”作用,高標準建設山西、蒙西、蒙東、陜北、新疆五大煤炭供應保障基地,完善煤炭跨區域運輸通道和集疏運體系,增強煤炭跨區域供應保障能力。在保障安全供應基礎上,持續優化煤炭產能結構,布局一批資源條件好、競爭能力強、安全保障程度高的大型現代化煤礦,強化智能化和安全高效礦井建設,大力推進煤炭安全綠色開采。推動煤炭與煤電、新能源協同融合發展。
二是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堅持常規和非常規資源并舉、海上和陸地資源并重,加強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強化重點盆地和海域油氣基礎地質調查和勘探,夯實資源接續基礎,推動石油產量穩中有升,天然氣產量較快增長。推動老油氣田穩產,加大新區產能建設力度,保持持續穩產增產。積極擴大非常規資源勘探開發,加大頁巖油、頁巖氣、煤層氣開發力度。
三是發揮煤電支撐性調節性作用。統籌電力保供和減污降碳,根據發展需要合理建設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煤電,保持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必需的合理裕度。持續推動存量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加快推進煤電由主體性電源向提供可靠容量、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的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轉型。
四是加強能源儲備能力建設。統籌推進地下儲氣庫、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等儲氣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供氣企業、管輸企業、城鎮燃氣企業各負其責的多層次天然氣儲氣調峰和應急體系。完善產品儲備與產能儲備有機結合的煤炭儲備體系。健全收儲輪換和動用機制并實現規范運行。
五是提升能源安全運行水平。建立健全能源安全監測預警體系,做好能源供需綜合平衡和統籌協調保障,增強跨區域能源互調互濟水平。完善電煤、電力、天然氣中長期合同等制度,推動市場化簽約,加強履約監管。完善能源應急保障機制,制定分級分類應急保供預案。加強能源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做好重要能源設施安全防護和保護,維護能源基礎設施安全。
(三)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一是構建適合國情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結合實際分類施策,處理好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高比例供給與電力系統穩定運行、新業態新技術發展的關系。加快構建以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為基礎、以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建立清潔能源為主、多能互補、產銷協同的分布式能源體系,引導全社會共同承擔新能源供給和消納責任。
二是優化電網結構和運行模式。充分發揮電網企業的平臺作用,深入研究創新電網結構形態和運行模式,加快建設堅強可靠的智能電網。完善微電網、配電網等建設運營機制,加大配電網建設改造力度,研究智能配電網技術,提升配電網接入高比例分布式電源的能力。推動各層級電網協同發展。
三是完善電力需求側管理。建立健全以市場化方式為主的需求響應常態化運行機制,推動電力需求側資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推動用戶側調節由政府指導向市場驅動轉變,逐步推動新型儲能、電動汽車、虛擬電廠、可中斷負荷等需求側資源納入電力平衡,鼓勵售電公司圍繞用戶需求構建綜合能源服務體系。
四是推動儲能等新業態加快發展。發揮儲能的系統調節作用,科學規劃、有序推動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和投運,加強新型儲能項目與電源、電網及負荷的統籌協調。建立健全促進儲能發展的市場機制,推動新型儲能等新技術發展,推進大容量、長時間儲能技術規?;瘧?。明確儲能作為電力系統調節資源的功能定位,有序推動新型儲能逐步參與各類電力市場交易。
(四)加快形成綠色低碳消費模式
一是嚴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穩妥有序推進煤炭消費替代工作。推動綠色清潔替代燃料發展。有序引導天然氣消費,優先保障民生用氣。因地制宜穩妥有序推動北方地區清潔取暖。
二是大力促進綠色能源消費。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制度,實現綠證對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全覆蓋,建立健全綠證、綠電、碳市場協同機制。擴大可再生能源非電直接利用規模。倡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提高終端用能中的綠色能源比重。
三是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完善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體系,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在重點工業行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持續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標準,積極推廣使用綠色建材,推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規?;l展。推進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建設形成充換電基礎設施網絡。
(五)大力推進能源科技創新
一是完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健全能源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建好用好能源領域國家實驗室,加快突破一批能源關鍵技術。支持行業龍頭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上下游企業共建國家能源領域研發創新平臺,圍繞關鍵技術開展聯合攻關,實施能源重大科技協同創新研究。
二是推動能源先進技術應用與產業升級。依托重大能源工程推進上下游企業協同開展先進技術裝備研發、制造和應用,通過工程化集成應用形成先進技術及產業化能力。完善首臺(套)、容錯機制等促進能源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的支持政策體系,推動能源領域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推動能源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促進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培育高端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六)持續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
一是依法推進能源治理。健全能源法律法規體系,加快推進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電力法、煤炭法等制定修訂工作,加強能源標準體系建設,完善引領能源清潔低碳發展的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進一步優化能源領域營商環境,增強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完善能源價格形成機制。穩步推進能源領域相關行業自然壟斷環節獨立和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
二是健全完善能源市場體系。建立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完善電力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交易有機銜接機制,探索容量市場交易機制,深化輸配電等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完善更好體現新能源環境價值的電力市場交易機制。積極穩妥推進油氣行業上、中、下游體制機制改革,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參與儲氣調峰設施投資和建設運營。更好發揮煤炭市場作用,有效引導市場供需平衡。
(七)全方位加強能源國際合作
一是拓展能源多元合作新局面。加強全球能源和氣候變化治理合作,推動可持續發展。加強綠色低碳能源技術、標準制定等國際合作,推動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國際互認。深入推進與重點能源資源國的互利合作,加強戰略、政策、標準等對接。
二是深度參與全球能源轉型變革。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深化與發展中國家綠色產能合作,積極推動風電、太陽能發電、儲能、智慧電網等領域合作。加快推進“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推動更多綠色能源合作項目落地。積極探索與發達國家、東道國和跨國公司開展三方、多方合作的有效途徑。
?。ㄖ髦v人:李春臨,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